【愛自己】 愛你的內向.......無論內向與外向,都是很棒的素質!
內向並不是一種有問題的個性。儘管當前這個社會明顯仍是「崇尚外向」且在許多層面是為外在者而設計的,但內向與外向其實都是很棒的素質,並且各有各的長處、最能發揮這些性格優勢的方式,以及,內向者其實有獨特的建立人脈與品質良好的親密關係的方法,而這些方法與一般耳熟能詳的外向者拓展人脈的方式大不相同。
首先就定義來說,內向與外向性格就某層面而言,是「能量獲取方式」的差別。美國精神分析學者瑪蒂.藍妮(Marti Olsen Laney)曾在其著作《內向者求生術》中提及她的某位老師界定內外向的一席話:
「內向和外向,處於『能量連續體(energy continuum)』相反的兩端。我們落入那連續體的什麼位置,決定了我們獲得自己生活精力的方式。處於連續體偏內向那一端的人,傾向於向內以獲得精力;而處於連續體偏外向那一端的人,傾向於向外以獲得精力。」並且,「我們在生活重心上的基本差異,會表現在我們日常所作的每一件事情上。每一種個性都有它積極的一面,並且都很好----只是彼此有一些不同而已。」
所以內向的人,時常需要從生活中撤退,需要比較多自己獨處的時間,需要暫時離開工作,需要能夠把孩子短暫地交託給他人照顧……因為他們讓自己休息與汲取能量的方式是不同的。內向者容易覺得筋疲力盡與刺激過多。
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人際關係課程的黛芙拉.札克(Devora Zack)提供了一些內外向性格評估的項目,以下揀選部份,你可以自我檢測一下,你與你親愛的伴侶、家人、孩子、朋友各自是偏向於「能量連續體」的哪一端?(換句話說,內外向的性格傾向,比較是連續性的向度,而非二分的。並且在人的一生當中,是有可能改變的)
【內向性格的一端】 |
【外在性格的一端】 |
我不喜歡閒聊 |
我天生就很健談 |
最理想的休假日應該包括自己獨處的時間 |
最理想的休假日是和別人共度 |
我喜歡一個人吃飯或者一對一吃飯 |
我喜歡跟一大群人一起去吃飯 |
我喜歡獨立作業 |
我喜歡團隊合作 |
我因為思考事情而想到點子 |
我因為和人討論事情而想到點子 |
我有一些真正的朋友 |
我到哪裡都能交朋友 |
我常常覺得被誤解 |
別人很容易就能了解我 |
大部分的同學/同事和我不大熟 |
同學/同事很容易就和我混熟 |
在社交場合中,我通常把注意力放在 1~2個人身上 |
在社交場合中,我擅長在會場中穿梭 |
我有一些很投入的興趣 |
我有很多不同的興趣 |
了解並尊重內外向性格各自的優勢與限制是重要的。因為你的伴侶、孩子、家人、最想結交的那些朋友,很可能就是與你處在不同端點的人。身為一個外向者,可能也很想知道如何與你那個超級內向又可愛的愛人親近,或者如何結交那一位看來與人保持距離卻又睿智的內向朋友…..
想對內外向性格有更多了解的朋友們,以下舉手說個「右」吧。: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