臉書成癮.jpg

(圖片來源: 網路)

 

【上癮與強迫意念/行為】上癮,是與身體失去連結——與身體失去連結的程度有多深,渴求外在過度刺激的程度就有多強烈

 

 

「我喝酒,不是為了享受酒的滋味。而是為了『暫時忘掉自己』,陶醉在這個『忘我』的境界裡。」  --歐瑪爾海亞姆(Omar Khayyam

 

 

就廣義的定義而言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上癮的徵兆。上癮的情形,並不限於煙、酒、藥物、網路、色情與性等等。而是當你「陷於一樣東西,不可自拔」時,無論這樣東西是賺錢這個活動、工作本身、購物、線上遊戲、食物、韓日大陸本土劇、動漫小說、愛情本身、甚至慣性外遇等等,而「會如此深陷其中,是因為可以暫時逃離自己」,短暫地不必面對自己。

 

根據克莉絲汀•寇威爾(Christine Caldwell),美國一位以身體心理學觀點及動態之輪(moving cycle)方式治療成癮行為頗見療效的心理治療師,對成癮的界定,「上癮」其實是,「我們切斷了身體在真實世界中直接接觸的經驗」。從身體裡退縮,是上癮症初始的徵兆,由於內在世界正發出一則訊息: 「這個經驗我承受不了,所以我要離開我的身體」。離開身體,意即遠離感官、同時遠離所有極具威脅性的情緒經驗(我們所有的情緒經驗與感覺,都得透過五官五感、透過身體的感受覺知才得發生)」。為了避免直接且持續地經驗到正在發生的種種,我們切斷了與自己的聯繫,拔掉了與自己和世界連結的插頭。

 

寇威爾認為,上癮症其實是,「人對『成長時期不被滿足的需求』(好比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),所做出的一種生理上的回應」。這樣的回應,是用來分散和減輕,「重要需求的不被滿足」所帶來的痛苦,並且找到另外的、能夠短暫提供快樂、安慰、與次要滿足的替代品。離開身體,便可以遠離痛苦,有時甚或是遠離某種具備威脅性的興奮快樂(好比是家庭規則和信仰裡所不容許的愉悅享樂,我們的文化多半鼓勵節制,抑慾,並強調樂極生悲),找到另外的安慰與舒服的感覺。

 

因而上癮就某層面而言,其實是一種,自然且人性的發展軌跡。當所求不可得時,讓自己得以存活繼而獲取些許滿足的方式。

 

而我們很容易發現,成癮者的共通特徵是,缺少愛。更精確地說,是未曾擁有過無條件的愛。即便我們都知道,以真實且原初的樣貌被愛著,是身而為人最重要的需求之一。然而當在原生家庭或宗教信仰裡,愛是有條件的時候,抑或愛這個字眼只分發給符合標準的人,我們於是被迫得要修正自己去符合被愛的標準。於是開啟了我們與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和身體經驗分離的過程。早已有無數研究顯示,上癮症經常與家庭功能的失調有關,當家庭無法滿足一個人的需求時,個體就會自然且人性地,尋求其它替代。

 

 

成癮的根源是,與身體失去連結,去身體化的結果

以創傷療癒著名,並獲得2010年美國身心治療協會終身成就獎的彼得•列文博士(Peter A. Levine)也曾表示,「人們尋求各種快感,以過勞、嗑藥、與耽溺感官聲色來麻痺自我。……而與身體失去連結的程度有多深,渴求外在過度刺激的程度就有多強烈。」

 

與寇威爾不約而同地,彼得•烈文博士亦認為成癮的根源是,與身體失去連結。這包含了失去了身體的感受覺知,與情緒的體驗及覺察。許許多多讓人們與感覺分離的強迫症和上癮症,其實都是企圖壓抑、麻痺、或控制身體的方式,抑或是想要感覺身體卻誤入歧途。

 

當個人「去身體化」的程度越深(與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感受越疏離),基礎的本能「求生」與「性行為」便會扭曲得益加嚴重。「求生的本能」被扭曲成,持續不斷地感受到生存的威脅,因而陷於高度的焦慮和恐懼當中(嚴重者如焦慮症、強迫意念與行為),或者轉而以憤怒和敵意來自我調節及表達。而「脫離了感覺的性行為」,以及缺乏自我覺察和調節的能力,則造成色情產業的蓬勃發展(自然性慾本身是人們極為重要的需求與驅力,對某些處境的人們而言,性服務亦是必要與良善的,然而這裏特別指的是),與自己疏離的男人女人,只得透過不斷變換新的花樣或替換新的性愛對象,尋獲一點快感、替代滿足,有時是些許活著的感覺,然而原有的刺激,終究會變得乏味而空虛。

 

人們通常自有方法能夠麻痺身體,讓自己變得不敏感。常見的是,用重複動作來催眠自己(好比搖晃身體、咬指甲來舒緩身心)、身體利用緊繃來麻木自己(肌肉緊繃成了常態,神經系統就會開始忽略它)、以及逃離身體去注意其他事物。上癮者有兩種極為常見的抽離當下與身體的分心方式: 第一種是只管思想部分(有學者將這樣的思想稱為「發臭的思想(stinking thinking)」),僅專注於理性、合理化、概念化及分析、尋找理由和原因、詮釋解析等等,甚至能夠合理解釋出何以變成今天這個樣子……這些解釋也許都是正確的,然而事實上卻把我們從身體的感覺中抽離而出,讓我們不必去真實地經驗一切(於是這些理解和分析遠遠無法產生真正的療癒及改變)。第二種常用的抽離方式是,僅聚焦於周遭和外在的人事物,對他人的關注和了解超越自己,對事件經過的注意超過內在感受的覺知(這也是共依存(codependent)常見的現象)......長期關注外在,自然就會忽略身體。

 

 

當思想斷開與身體和情緒的連結時,它便開始發臭了。我們這個時代有多少人身受其害並且深深為此所苦呀。思想自有其重要功能與價值,然而當想法已發臭且淹沒一切時,我們仍誤以為症狀/痛苦/問題的解決抑或生命的答案在此。而重新迎回身體,恢復本能,回到此時此刻與當下的覺察臨在(所謂的正念(mindfulness)),連結內在無限且廣裘的資源.....將會是我們要一起努力的方向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胡可歆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